全球顶尖科学家投奔中国,仅日本就2万人!外媒警告:这只是开端
尖端人才的流失,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,都是国人心中的一道疤,甚至一度有把清北戏称为“留美预备院校”的说法。
(资料图片)
然而风水轮流转,在美国大力“助攻”下,近3年来已有1074位顶尖外籍人才“倒流”中国。
最典型的是被小米公司捡到宝的“智能语音之父”丹尼尔·博维,他表示自己不需要高薪,只因“觉得和中国人打交道更轻松,没有‘美国式的正确’”,而选择弃美投华。
另一个震动学界的案例,则是日本81岁“国宝级”化学家藤岛昭,携团队投奔中国。此举迅速引发西方媒体与中日两国舆论关注,日媒更将此事定义为“日本智慧的流失”。
西方国家大概从未想到,有朝一日他们也会面对“人才流失”的困窘。对此,外媒毫不留情地指出:这只是一个开端。
顶级学者“出走”他乡,引起日本“人才流失”恐慌
过去20年里,中国逐步获得作为科学研究中心的地位,海外科学家纷纷向中国发出友好信号。
据日本主流媒体《每日新闻》报道,2021年,日本诺奖级科学家、“光催化之父”藤岛昭,携团队全职加盟上海理工大学,引起中日两国巨大舆论关注。
报道称,与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,其顶尖学者“出走”中国,堪称是日本“智慧流失”的标志性事件,“感到巨大危机”;部分日本网友的言辞则比较激烈,怒斥其为“卖国贼”。
但事实上,伴随着无法摆脱的“科研经费不足”问题,日本学术研究环境逐渐恶化。对于潜心钻研的科学家们而言,中国领先国际的科研投资和学术环境,的确是一个无法拒绝的“诱惑”。
自2000年来,中国的研发费用20年来增长13倍,而日本却只有中国的1/3。
据悉,上海理工为了更好支持藤岛昭团队的发展,为其新建研究所,资金规模达数十亿日元。对此国内网友表示:这些钱换一个顶级科学家,值了。
国际人才纷纷涌入中国,前沿科技遍地开花
在与中国持续交流的40多年来,藤岛昭培养了38名中国学生,其中3位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。
在央视《开讲啦》节目中,藤岛昭也参与其中,为中国观众科普了光催化的日常应用知识。如中国国家大剧院所用的光催化自洁玻璃,可以让其永远保持清洁,光催化涂层可使镜子不产生雾气。
藤岛昭提到,光催化的最新技术如今已应用于疾病治疗,他所研发的“光催化捕蚊器”,已在疟疾肆虐的地区开始使用,造福国人。
随着国际科研人才的“逆向”流入,我国科研领域成果遍地开花。在生物医药领域,日本凭借本身过硬的技术和与美国的资源共享,如“派洛维”等生命年轻科技,早已扎根本土,并于近年来流入中国市场。
据悉,上述物质背靠哈佛大学和公认全球顶尖的梅奥诊所,被证实能够延长动物健康期30%,是一种使生理年龄呈年轻态的细胞线粒体修复技术。
受社会老龄问题影响,日本官方十分重视这类科技,厚生劳动省(相当于我国卫生部)将其成品列入“食品级非医清单”,在老龄化严重的社群推广普及。以“派洛维”为代表的商业化成果走俏三越百货、伊势丹等本土商场,通过京东等跨境平台流入国内市场后,在35-55岁高净值群体中引起巨大反响。
与此同时,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金井真一郎在采访中反复强调:“它并非神药,无法使人长生不老,只是尽可能增加我们健康生存的期限。”
全球一体化加速,科学不分国界
“外国人能搞的,难道中国人不能搞?”
固然,曾经许多国内学者被海外优渥物质条件、前沿科研环境所吸引,但随着国内科研大环境日新月异,留在国外似乎已不再是科学家们的最终归宿。
据《经济新闻》消息,截至2019年底,已经有260万名学者自愿加入中国,其中日本人就高达2万余人。除藤岛昭之外,著名诺奖获得者中村修二、“微纳机器人鼻祖”福田敏男等顶尖学者也都纷纷来华。外媒对此发文声称,“根本拦不住”。
科学家有国籍,但科学无国界。
作为享誉世界的化学家、光催化领域的鼻祖,藤岛昭的到来看似是他的个人选择,但所代表的,似乎更是当今全球科技人才竞争流动下的缩影。